
看到林德荣,就像看见刘德华。同是很努力,很讲义气,热爱演戏的艺人。只要遇上他的伯乐导演,一旦开窍,他的演绎事业将能去到另一个层次。而他,也确实藏着这股无穷的潜力。
在《天天好天》他不再负责搞笑,而是让观众看见他的另一面。或许主线不在他这个角色身上,但他的表现,却让整部电影看来更舒服自然。没有他的演出,感觉一定会少了些什么。
德荣冷不防的就在拍摄第一天让很多工作人员为他的演技而备受感动,当中就包括了Chiu导和阿Yong。“虽然我父母在我很小时就离异,但现在的他们在各自拥有自己的生活同时仍然可以做回好朋友,使得我更珍惜这份感情。很多人都知道我是个孝顺仔,父母的指令我绝不会违背。要是妈妈煮了饭,无论多晚我都会回去吃。所以每次如果有母子的戏,那份感觉很快就会来了。因为看见福妈,就可以想像得到自己的妈妈也可能会有老的一天。喝凉茶这场戏,就是体现生活的那一份无奈......。”说着说着,德荣哭了。眼泪一直的流,把Chiu导不让他在戏中流出来的眼泪,统统在这一刻给抒发出来。

所以这次,德荣不加思索就跟Chiu导说,“你觉得这样的处理方式好你就去做,我绝对相信你。”结果,当天的拍摄确实没什么德荣的特写,几乎都是背影。但德荣坚决相信,出来的感觉一定会很好。搭肩、拖手,比自己一个脸部特写采得更有杀伤力。他要的是让电影更有张力,而非自己的脸出现几次,或够不够大头。这份专业精神,相当难得。更难得的是,从来都没有见他怨过半句,即便所有工作人员都知道他这样赶场,准是累垮!在玻璃市那几天,他的戏都需要很早起,一直重复的动作就是扛煤气。几乎没有一个特写,全都是小小一个身影扛着煤气走过稻田,但是画面美极了。也只有他这样的演出,才显得人类如何与大自然共存的震撼力。
这些日子以来,他和太太Veron帮剧组很多的忙,却从来不求回报。总把电影视如己出,能做多少是多少,这份用心,很感人。35岁的德荣,已历过太多人生的悲欢离合、事业的高低潮。面对生活,他早已抓到了属于自己的一套哲学。

[导演自述]
有些演员或许真的做得到一些演技上的表现,只是被题材局限了。今天不是说德荣演得不够好,只是这些角色未必需要太多演技来表现。两部下来他演的都是小人物,差异不会太大。如果要他演一个截然不同的角色,我觉得,可以试。。。
更多内容请翻看《天天好天》电影记录书札 第 194 页
